我與民盟(五)2021-4-21
文/陳發(fā)珠我最初認識民盟,是緣于身邊的一個同事王喜(民盟瓊海市嘉積二中支部組織委員),當時我在學校教務處工作。那時,我已參加工作26年了,四十七歲的年紀,政治面貌依然是“群眾”。我最初對民盟的了解也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,直到同事對我越來越多地談起民盟,我逐漸對民盟有所了解。看到他談到民盟時的自豪...
我與民盟(六)2021-4-21
風雨同舟八十載共謀民族新騰飛文/盧國強近現(xiàn)代庚子年,往往是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考驗,并引起社會巨大變化的年份:一八四O年,鴉片戰(zhàn)爭,中華的大門被英國人轟開,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;一九00年,八國聯(lián)軍進北京,火燒圓明園,清朝皇帝被迫西狩(倉惶逃往西安),社會矛盾空前尖銳,激起變革派與保守的強烈斗...
我與民盟(三)2021-4-16
文/張秋未一熱愛民盟,從認識民盟而開始。小時候,熱愛詩歌的我被課本那篇特立獨行的《死水》深深的吸引。“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”、“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”,詩里滿是頹敗的氣息,但是又充斥著令人激動的希冀。那是我第一次讀到這樣的現(xiàn)代詩內容,讓我記憶深刻。再后來,陸續(xù)讀了《紅燭》、讀了《園內》、讀了《太平洋...
我與民盟(四)2021-4-16
演唱《雖然我不是共產黨員》有感文/張澤艷庚子年六月,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,在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之際,我通過人才引進,調入了海南省民族歌舞團,擔任民族女高音獨唱演員,這才有了和《雖然我不是共產黨員》這首歌曲的結緣。我出生在山西晉城的上黨太行山革命老區(qū),周圍淳樸的父老鄉(xiāng)親有時...
我與民盟(二)2021-3-25
永遠的楊老文/孫華天空又飄起絲絲細雨。我獨坐辦公室,凝望窗外,心中填滿如雨的哀思。絕對沒有想到,楊安民老竟然走了,他還來不及與朝夕相處的親人、同事、朋友作最后訣別,就遂然離開,留下一片深深的惋惜之聲。2020年初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,我專門給楊老打電話詢問他的身體情況,并向他通報我市盟員按照民...
全部-共5條 第1/1
上一頁
下一頁
